買賣股票也要看節氣?這和最近流行的氣候經濟學完全搭不上邊,不過真的和天氣的冷熱有關係,因為歷史數據告訴我們:大部份股市都有同樣的季節性模式:夏末秋初表現較差,但到了冬天,行情就顯得熱呼呼。 台灣股市投資人最熟悉的季節性效應,莫過於每年的十二月作帳行情、元月效應及農曆新年的紅包行情,這樣串連起來至少連續三個月的股市表現會不錯。事實上,從一九八六年至二○○四年的二十年間,台股平均每年表現最好的連續三個月就是十二月至二月,平均累積漲幅達一四.五%!如果確實掌握到波段,漲幅更是驚人,例如去年十月底到今年一月中的波段漲幅近二○%,○三年十二月中至○四年三月初的漲幅超過二○%,○一年十月中至○二年一月底的漲幅更超過五○%! 若論單月表現,元月是台股表現最佳的月份,在過去二十年有十三次上漲,平均漲幅高達六.五%;而十二月與十一月台股的上漲機率最高,都達到七○%。元月也是日本、南韓、泰國等地股市表現最好的月份,而過去二十年,那斯達克指數在元月上漲的機率高達七五%、平均漲幅達三.五%。 另一個股市平均表現不錯的月份是十二月,它是道瓊指數、史坦普五百指數、英國、德國、新加坡與澳洲等地股市表現最佳的月份,這些股市在這一個月上漲的機率都高達七五%以上,平均漲幅從二%至五%不等。 於是,冬天往往成為各國股市績效最好的季節。在美國,從十一月到元月,道瓊與史坦普五百指數的平均累積漲幅超過五%,那斯達克指數高達八.六%,韓國股市則高達一一.五%。由於九月與十月是大多數股市在一年中表現最差的月份,因此在秋末冬初之際,就成為投資人進場布局的最佳時機。 不過,儘管利用過去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確實可以發現某些月份的平均績效特別突出,冬天也經常是股市表現最好的季節,不過逐年的表現差異很大。例如在過去三十個冬天,台股從十二月持續漲到二月的情況只出現六次。冬天行情究竟何時正式啟動、何時結束,基本上可遇不可求;股價的季節性也可能只是一種隨機現象,否則,投資股票比煎蛋還要容易。 本文轉自:吳佳晉/台北報導(本文作者為普羅投顧總經理黃賢楨) http://money.chinatimes.com/fund/news/news_industry_content.aspx?ArticleID=2144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鳥 ( 財經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