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曲終人散」,任何「非理性榮景」也有結束 的一刻,而現在就是次級房貸市場人潮離場的時候嗎?
幾個星期之前,英國《金融時報》專訪了Citigroup (C-US;花旗)的執行長Chuck Prince,Prince表明,花旗仍然看好信貸市場,認為市場上的流動性充裕,花旗不會因為市場波動劇烈而停止。
對於Prince的說法,英國《衛報》編輯 Larry Elliott 認為,Prince能夠管理這個全球數一數二的金融機構,絕對是個有錢人,但在這一點上,他的聰明程度可能就必須重新加以判斷。
Prince說:「當音樂停止時-我指的是流動性-事情會變得複雜。但只要音樂還在進行,你就必須站起來 跳舞,我們現在還在跳舞。」不過他也強調,有時一些 破壞性的事件發生,會使流動性的方向改變,但他認為當時還不是時候。
Prince受訪時是 7月10日,依據這樣的論點, Elliott要問的是:那麼現在是時候了嗎?
如同股市上漲終有到頂的時候,大型舞會也有音樂結束、曲終人散時,所以音樂一定會有停止的時候。只是這一曲不是優雅的華爾茲,而是不受控制的狂野舞蹈,說結束就結束,正像上周四美股大跌那樣反應激烈。
這樣的慘跌並非沒有徵兆,也就在幾周以前,被視 為央行中央行的國際清算銀行 (BIS)才提出警告,引用 Alan Greenspan「非理性榮景」的評論,認為市場將過去的成功習以為成,而造成更多的風險、更多的槓桿、 更多的基金及更高的價格,由此,投資人願意承擔更高的風險。在這樣的氛圍下, BIS指出,每次資產價格的下滑 ,就會被視為又一次的買點,直到基本面再也無法支撐的最高點。屆時,市場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下挫。牛市必須建立在基本的條件下,像是風險小、信用便宜, 而類似次級房貸這類問題也只是局部性的,才是合理的預期。
上周的暴跌應該可以被視為市場敲響了警鐘。人們不能只沈醉在夢境裡,而必須回歸到沈寂的現實。在這種時候,各國的央行總是比華爾街人士要清醒聰明得多 ,並採用利率為工具進行調整。
在此,上周股市大跌的原因,並不像一般人所認為,就是美國房市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市場擔心信用緊縮,銀行要減低借出的金額,提高借貸的利率,而對經濟未來造成衝擊。正因為現在活絡於市場的併購行為,依賴大量而寬鬆的資金,一旦無法順利貸得資金,就會出現問題。
當然,這也可能不會帶來太多問題,當暑假結束, 就發現市場已經從混亂中回復過來。但是,除非中央銀行願意降息,否則恐怕不容易出現這樣的回復。央行總是擅長適時踩煞車,而目前也正對金融部門的各類風險活動充滿戒心。
雖然現階段市場的混亂,也許代表美國、英國的利率已到達高點。但市場內避險基金的活動,以及投資銀行的資金充斥,將會讓這些政策的決定者不得不更為小 心。比起抑制泡沫的增長,這些政策制定者或許會更重視,上周大跌所凸顯的各項問題。
例如,帶領英國經濟的兩大火車頭是房地產和倫敦金融。上周房貸的需求下跌,而FTSE 100指數也出現 5 年來最大的下滑,如果資產市場要上升,但信貸在縮減 ,英國要靠什麼做為成長的來源?靠政府嗎?今年政府借貸和支出都差不多已定案,靠製造業或創意產業嗎?別作夢了。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全球經濟變動,在國際貨幣基金 (IMF) 提高了全年經濟成長預期,由4.9%升到5.2%。但這次提高主要在 3個國家成長超出預期,即中國、俄羅斯和印度,而這 3國的成長又來自出口,靠的是低成本的工業、服務及商品。
同時,這些發展中國家靠貿易盈餘做為發展財務的動力,其中,例如中國、俄羅斯賺進大量外匯之後,反而在西方尋找有利的投資標的。例如,中國政府就看上了英國銀行Barclays,而挹注資金進行投資,也因而提高併購ABN的出價。
但是中國、俄羅斯的興起,也使其他國家感到不安,而展現戒心。最明顯的是美國,但法國、德國也都有同樣的困擾。其實,造成這類全球經濟失衡現象是直接而無可避免的,因為英美等國家高消費的生活型態,也必須依賴中國等地的支持。
也許,《金融時報》該再找機會訪問一下Prince: 現在花旗還在跳舞嗎?
本文來自2007/08/02 09:10 鉅亨網【鉅亨網 劉祥航/綜合外電報導 】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70802/2/j95z.html
- Aug 02 Thu 2007 11:50
曲終人散 次級房貸之舞結束了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