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受邀參加了一場針對「擁有百萬美元資產」投資人所舉行的私人講座,到場後赫然發現,有一位高齡87歲的阿伯也在座。

主講人在演講過程中頻頻與這位阿伯互動,得知阿伯已經退休30多年了,目前每月有4萬元的退休收入;另外在台北縣、市共有五筆房產,其中北市有三棟、北縣有二棟,阿伯光靠租金收入就吃不完了。

「投資」對現代人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不過投資人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投資理財的「目的」與「屬性」,才能依目的進行規劃。

近年來,主管機關規定各金融機構,在投資人進行投資之前,一定要先讓投資人填寫一份「投資屬性調查表」。這原本是主管機關的一片好意,不過投資人與金融機構在填寫這份調查表時,虛應故事的成分多一些,藉此認識真實自我的警惕則被輕忽。

投資要「有目的」

在投資前一定要先將目的想清楚,譬如:這項投資計畫是為退休準備、還是結婚基金、亦或是出國深造錢。另外,有目的之後,還要能堅持照計畫進行。常有投資人,投資之初是為了存購屋基金,不過才進行了半年,看到新推出的休旅車,愛不釋手,就中途變卦,將購屋基金拿去買車了,不能堅持計畫進行,永遠都功虧一簣。

有一位十分保守的投資人,以往資金全部都放在銀行定存,一次到銀行轉換定存單時,經由銀行理專勸說,拿出其中的100萬元,進行積極投資。過了二個月,接到對帳單,這位保守投資人發現虧損了5%,立刻陷入極端憂鬱,短時間內暴瘦七、八公斤。

當然也有極能承受虧損的案例。我的好友麗蓉,就是一位神經十分大條的投資人,有一段時間她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某天大盤暴跌,選擇權的保證金要追繳,營業員緊張的不得了,到處打電話卻都找不著她,原來這位小姐跑去上韻律課了,雖然最後選擇權口數全被平倉,虧損了90%的資金,但她也不以為意,認為投資不是賺就是賠。

對於前者這種極端保守投資人,只適合無風險投資,所以即使銀行定存利率只剩1%,還是應該以定存為主。至於願賭服輸的投資者,標的不重要,反倒是切忌一次投入太多資金。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在投資上也是如此,只稍加修改為「我思故我投資。」一定要先有想法,再進行投資,才能清楚知道「為什麼投資?」以及「哪種標的最適合自己?」

其實,許多人投資並沒有目的,關於為何想投資,最常得到的答案是「想賺錢呀!」然而,就像大海行船,沒有目的地,就只能在海上隨波逐流,即使方向對了,也不知道該繼續向前;萬一偏離航道,更不知該如何導正。定好目標再行動,才不會迷失在茫茫投資大海中。


http://tw.money.yahoo.com/special_article/adbf/d_a_101105_42_2app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鳥 ( 財經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