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光明,無憂無懼」,不僅是今年華頓投信副董事長羅立群拿來送給自己的一句話,也是他用來勉勵年輕工作族群,找工作永遠不要為了眼前的小利,讓自己未來的路越走越狹窄。
「在工作職場上,三年到六年的薪水差異並不大,六年以上甚至到十二年,才是分出勝負的關鍵,所以年輕人找工作絕不是以金錢為優先考量,而是趁著年輕時不斷地有效累積自己的競爭力,有了競爭力,再加上一股幹勁,好的工作自然找上門。」
求職面試 等於行銷產品
從 民國77年在補教界擔任班導師,中間經歷德盛投顧業務主管、英商渣打銀行投資理財部台灣區總裁、普羅財經執行長,到目前華頓投信副董職位,羅立群面試過的人至少超過1,200位以上,他認為面試就是一種行銷過程,目的是讓特殊的客戶對你銷售的產品產生正面的看法,進而願意購買它。
其中履歷 表的撰寫,是求職者應徵成功的一大關鍵。羅立群特別強調,一份亮眼的履歷表絕對不是洋洋灑灑寫上一大篇,而是應該濃縮履歷表的重點,特別是在內文一開始就以不超過50個字,條列方式清楚地陳述自己的特質與優勢,除了表達自己有什麼專業能力,可以將這份工作做好之外,還要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內容,像是喜歡的書、旅遊的國家..等,以滿足不同階段面試者的喜好,進而從中脫穎而出。
如何藉由短短的面談過程,讓面試者對你產生正面看法?羅副董給了 四個關鍵性建議,一是眼神要誠懇。二是說話語氣要依照主考官的速度作調整。三是前後說話內容要一致性,除了將履歷表上的優勢與機會講得更深入,並預留時間讓主考官詢問你問題。四是要懂得問問題,前提當然是,事前對公司背景及職務作充分了解,讓對方感受出你要這份工作的決心。
彈性越大 機會越多
當面臨兩位條件相當的求職者時,該如何作抉擇?羅副董表示,依照工作年資的長短,會有不同的考量。
學校剛畢業或工作三年以內,考慮的條件第一是學歷、二是前任公司的規模小大、三是前任公司所擔任的職位、四是管理績效。
工作三到五年,會考量前任公司的職位、績效,以及之前公司對你個人的查核成績。
工作五年以上,除了看過往的管理績效,羅立群還會再看對方的彈性是否夠大,因為人容易習慣過去所作的事情,能力因此也被侷限住,不過由於目前環境競爭激烈,必須要能快速因應市場上的變化,彈性越大,接受新事務指派的能力也越好,相對地,在快速變動的組織裡獲得肯定的機會也就更大。
年輕,就是要不斷累積競爭力
雖然許多人認為七年級生是草莓族,抗壓性低,羅副董對此並不認同,他始終相信一代絕對比一代更優秀的定律。
七年級生之所以被稱為草莓族,羅立群認為,主要是因為沒有看到這些年輕人的優勢,加上沒有遇到一位好的老闆去磨練他們。他反而喜歡用七年級的員工,與他們相處能夠直接、坦白的說出彼此的看法,只要願意提供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發揮,「這些年輕人所具備的抗壓性,絕對比老一輩的人更大。」
如果真的身處於一個無法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該如何調適自己?
羅立群建議,試著將自己的工作價值賦予生命與使命,清楚訂定未來幾年的目標,並藉由工作上所遭遇到的失敗,不斷地累積自己的競爭力,記住「人生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在培養競爭力的過程中,養成光明正大的處世態度,才能隨時面對許多未知的挑戰。
羅立群 華頓投信副董事長
- May 22 Tue 2007 23:56
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