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其人口也逐漸老化。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各種慢性病的盛行率也逐漸的上升,對於醫藥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所以近年來中國的醫藥市場愈趨蓬勃,已經成了投資人不可忽略的市場之一。
潛在就醫人口的多寡
另外,不可忽視的是中國癌症的發生率繼續攀升。癌症是重大疾病,其治療與照護都要用掉許多的社會資源,而藥品的費用更是極為巨大。這也幾乎是所有醫藥公司研發的重點。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初步可以判斷中國的醫藥產業,在「潛在就醫人口」的層面上看起來繼續成長的機會應該是相當大的。
醫療健康保險涵蓋的範圍
中國的醫療健康保險和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不大相同。雖然醫療補助不如台灣包山包海的全民健保,卻也不少。原則上它係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慈善救助、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構成多元化多層次全民醫保體系。而其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5億人,參保率在95%以上。其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覆蓋10.5億人。2015年後開始的大病二次補貼制度,若是疾病屬於表列的重大疾病,其個人年度醫藥費第一次報銷後剩餘藥費金額超過當地人均一年可支配收入的多出額,可以二次報銷60%。
藥品補貼方式則是依照國家醫保藥物目錄的列表,分為約600種的甲類藥和約2300種的乙類藥,甲類全額補助,乙類部分補助,而在目錄外的新藥和一些進口藥則不予補助必須自費。任何國家的醫藥市場是否蓬勃發展,往往和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否有錢來照顧自己(或其家人)? 或者是這個國家的政府,是不是有好的醫療給付來照顧她的人民?舉台灣為例,在1995年由公勞保時代轉為全民健保,國民醫療保健支出(National Health Expenditure,簡稱NHE)逐年上升。NHE成長率在1995年更顯著跳升至15.99%,之後各年平均年增率也有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