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方法千奇百怪,有些好用,有些說算了根本是垃圾,但越是垃圾,其信奉者總是越多,為什麼會有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反智現象呢?答案就在反智兩個字,許多投資人的專業能力不足,但如果自己有自知之明,至少還可以謙虛地面對市場,但最糟糕的是,只學到一點點皮毛,就想靠一招半式闖蕩江湖,更慘的是,這一招半式,通常奠基於投資人的「懶惰」。 

              多數投資人很懶惰,我這樣說肯定會得罪許多人,只是我不在乎,因為我又不是金融服務業或金融出貨業,天下所有投資人通通討厭我,也不會減損我的謀生能力。為什麼我敢說投資人多數很懶,三個因素:

           1、台灣史上最暢銷的財經書是《讓錢自己流進來》(賣了五十萬本),從這本書的書名與暢銷度便可以知道投資人需要的是「不要動腦筋也可以財源滾滾」,鬼啦!

          2、多數投資人不願自己分析算數字,只想依靠現有的軟體,卻沒有想到,各種軟體的提供者的背後都與金融業有關,設計各種數據整理網頁的人多半只是工程師,這些人會去尋找真正有用的數字並幫助大家整理嗎?以我而論,自己常用的總經或財務分析的數據,至少有五分之一是自己整理的,為什麼如此累人?因為市場並沒有提供真正可供我參考的數據分析整理網站。

           3、現金殖利率概念股的盛行 

            現金殖利率的公式:每股現金股利除以每股股價 

          譬如每股市價100元,即將發放5元現金股利,所以現金殖利率=5%。除了吃喝拉睡,全天下再也找不到比這種概念還要簡單的事情。 

            這種方法乍看之下簡單,但本質卻充滿了更種矛盾,許多懶惰的投資人把現金殖利率視為和固定收益工具相近,如一萬塊錢存三年期定存,年利率1%,所以每年可以領100元利息。 

            但問題來了:

             1、定期存款或債券到期後會依照面額償還投資人本金,但股票並沒有到期期限。

             2、固定收益工具所收取的利息,是由發行者發放,但現金股利經過除息後,股票市價會跟著除下來,除了市價未來能夠繼續上漲,否則本質上,參與除息說穿了不過是拿自己投資的錢分配給自己,更折騰人的是,這筆自己發給自己的錢,還要繳稅金與健保費用。 

               許多投資人只在乎現金股利的多少,而不去管股價未來的漲跌,只是負氣地說:「反正我是長期投資,我只想賺取股利」,這種說法完全是中了巴菲特的毒,好像賺取股票價差就是投機者,賺取股票股利就是正派體面的良善長線投資人。 

            別傻了,股市只分兩種投資人:賺錢的、賠錢的。 

              說了那麼多廢話,肯定有人不服氣,我拿出數據來證明現金殖利率概念的「垃圾本質」。 

             首先,讓我們做時光機到2011年4月底,為什麼是2011年4月底?

            1、至今四年整,符合現金殖利率狂人嘴巴的「長線」,否則如果只用幾個月或一兩年,絕對無法說服那些殖利率粉絲。

             2、用四月底當基準日是因為,多數公司都會在每年的2~4月宣佈發放股利的金額,到了四月底,投資人都已經知道所有公司所發放的股利金額大小 

              接著,我用2011年4月底的股價,來當成計算「現金殖利率」的基礎,撈出當年現金股利殖利率在5%以上的公司,然後作個排名。 

               此外,我也同時計算,如果投資人在2011年4月底用收盤價買進該股票,四年後到了2015年4月底,到底全部的賺賠為多少,當然股票投資的報酬來自於股利加上價差,所以我就順便把4年以來加計股利以後的總報酬率算出來,第三為了方便大家閱讀起見,我把總報酬率簡單除以四,得出年平均報酬率。 

見下表:

現金1-1 現金1-2 現金1-3 現金1-4 現金1-6   

                 真正算了一遍之後,聰明一點的投資人大概窺出個中端倪,上表有一個小結論,2011年現金殖利率排名前面的79檔,他們四年下來,平均的報酬率才13.14%,如果換算成年投資報酬率才3.28%,遠遠落後同一期間的台股0050。 

             換一個角度來看,現金殖利率越高的公司,他的股價表現以及長期總投資報酬率如何呢?有比較優秀嗎?我摘選了2011年現金殖利率在9%以上的14檔個股,換言之這14檔個股正是2011年現金股利殖利率排行前14名的明牌。 

現金2-1  

               結果很明顯,這14檔個股,四年下來的平均報酬率只有11.21%,比表1的前79名的平均還要低,折算成年投資報酬率只剩下2.8%,證明了一件事情: 

           現金殖利率越高的公司,長期投資價值越低。 

             如果你不服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讓我們來換一個角度,我們用四年下來總投資報酬率的高低來作排名。 

現金3-1 現金3-2 現金3-3 現金3-4  

               從上表可以看到,有很驚人的公司,如四年一共累積200%以上投報率的百和,也有賠掉四分之三本金的穎台。如果大家有興趣去看看那些有關現金殖利率萬萬歲的文章,他們最喜歡用百和這家公司作例子,然後做出對他們有利的推論,只是,所有的推論必須擁有比較大比較完整的取樣數,否則只是淪為「先射箭再畫靶」的嚴重誤導與說謊。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2011年排名現金股利殖利率前79名公司,四年長期投資下來,發生虧損的有36家公司,獲利的有43家公司,獲利比只有54.4%。更慘的是,四年下來這79家所謂高殖利率概念股,只有28家比0050還要好,換句話說,這群所謂高殖利率概念股長期下來有65%被大盤打敗,有46%產生虧損。 

                  最後讓我們用另外一種另類的角度來檢視這些所謂高殖利率概念股,有許多懶惰的投資人會天真的以為現金殖利率可以長期複製,如果一家現在的現金殖利率為5%的公司,投資下去,每年可以從容不迫的賺取5%的投資報酬嗎(這裡的報酬包括股利與資本利得)。下面這個表,第三欄的「年平均報酬率-現金殖利率」所顯示的意涵,是現金殖利率與實際四年平均報酬率之間的差額。 

現金4-1 現金4-2 現金4-3 現金4-4  

               從上面這個表可以看出,多數高現金殖利率的公司,長期投資的結果,往往遠遜於現金殖利率,以最離譜的中和羊毛來看,2011年4月底當時,他的現金殖利率高達24.88%(2011年4月底收盤價40.2元,當年配發現金股利10元),在當時造成現金殖利率粉絲界的大騷動,奔相走告唯恐落後投資腳步,結果四年下來一共虧損了42.33%,每年平均虧損10.58%。 

              這個表的小結論:投資所謂高現金殖利率的公司,有67%的公司長期下來的投資報酬率會低於當時投資時的現金殖利率,簡單的說,高現金殖利率不但不是長期投資的保障,甚至還是票房毒藥。

http://bonddealerbook.pixnet.net/blog/post/4233010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鳥 ( 財經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